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,表现为皮肤上突然出现红色或粉红色风团,伴随剧烈瘙痒。其发病机制复杂,主要涉及免疫系统、遗传因素和环境诱因。以下是荨麻疹发病的主要因素:
- 过敏反应:这是最常见的诱因。身体对某些物质产生过度免疫反应,释放组胺等化学物质,导致血管扩张和液体渗出,形成风团。常见过敏原包括食物(如海鲜、坚果、鸡蛋)、药物(如青霉素、阿司匹林)、昆虫叮咬或花粉。
- 感染因素:病毒、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可触发荨麻疹。例如,上呼吸道感染、肝炎病毒或肠道寄生虫可能引起免疫系统异常反应,导致症状发作。
- 物理刺激:某些外部物理因素可直接诱发荨麻疹,称为物理性荨麻疹。包括压力(如紧身衣物)、冷热温度变化(寒冷或热性荨麻疹)、阳光暴露(日光性荨麻疹)或振动。
- 自身免疫因素:部分患者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,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自身组织,导致慢性荨麻疹。研究发现,一些荨麻疹病例与甲状腺疾病或类风湿关节炎相关。
- 遗传因素:家族史可能增加患病风险,尤其是某些特定类型如遗传性血管性水肿,但大多数荨麻疹为非遗传性。
- 心理压力:情绪紧张、焦虑或疲劳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免疫反应,诱发或加重荨麻疹症状。
- 其他因素:包括接触化学物质(如洗涤剂、化妆品)、运动引起的胆碱能性荨麻疹,或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。
荨麻疹的发病往往是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。如果症状频繁发作,建议就医进行过敏原测试和全面评估,以制定个性化管理策略。避免已知诱因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及时治疗是关键。